桓楠百科网

编程知识、经典语录与百科知识分享平台

狐仙缘(民间故事)(狐仙民间传说)

南宋绍兴年间,杭州城西一个落第秀才王德明正在收拾行囊。屋檐下的风铃叮咚作响,他抬头望着飘零的枯叶,不禁叹了口气。这些年来,他虽然长得一表人才,却屡试不第,家中的田产也早被两个兄长瓜分殆尽。如今听闻临安府正在招揽人才,便打算去碰碰运气。

腊月寒风凛冽,暮色渐沉。王德明独自走在山间小路上,单薄的衣衫在风中瑟瑟作响。远处山腰间,一座破庙若隐若现,殿顶上的铜钟在风中发出幽幽的响声。他眯起眼睛,勉强认出了庙匾上斑驳的"兰若寺"三字。

"今晚就在此将就一宿吧。"王德明心想。

刚跨进斑驳的庙门,霉味扑面而来。忽然,殿内传来一阵轻响,似是琴声伴着低语,在这荒庙中显得格外诡异。王德明心中一颤,正要转身逃走,却听见一个清脆动人的女声:"外面这位郎君,天寒地冻的,不如进来烤烤火。"

王德明捏紧了手中的破扇子。读圣贤书这些年,总该有几分胆量。他定了定神,抬脚跨过门槛,殿内的景象却让他瞬间怀疑自己是否在做梦:原本该漏雨的屋顶此刻完好如初,断壁残垣间烛火摇曳,香炉中袅袅青烟升起,空气中飘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桂花香。

一个身着翠绿长裙的女子正坐在火炉旁,纤纤玉手轻抚琴弦。她抬眼看向王德明,嫣然一笑:"奴家小翠,是这兰若寺的主人。郎君不必拘礼,快来暖暖身子。"


小翠的容貌说不上绝色,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风情。她起身给王德明倒了杯温热的桂花酒,又端来几碟精致点心。酒香沁人心脾,王德明这才发现自己早已饥肠辘辘。

"多谢仙子款待。"王德明拱手道谢,一边小心打量着眼前的女子。只见她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,最奇特的是,她的身形似乎在空中轻轻浮动,脚尖离地约有三寸。

小翠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,掩嘴轻笑:"郎君想必已经看出来了。实不相瞒,我是只修行了三百年的狐狸精。"

王德明手中的酒杯差点落地,小翠却不慌不忙地续道:"郎君莫怕。若我要害人,方才你在门外时就动手了。"

这话倒是有理。王德明定了定神,斗胆问道:"不知仙子为何独居在此破庙?"

小翠眼中闪过一丝忧伤,轻叹道:"这说来话长了。三百年前,我本是大相国寺后园中的一只白狐。那年春天,六皇子来寺中祈福,我偷眼看他,不料一见倾心。为了接近他,我昼夜苦修,终于修成人形。"

她停顿片刻,又道:"皇子待我极好,赐我小翠这个名字,还教我诗词歌赋。那段时光,是我三百年来最快乐的日子。可好景不长,有人告发我是妖怪。皇子虽然极力周旋,却终究敌不过朝中大臣。我被道士们追杀,最后逃到这兰若寺,就在此地修行至今。"


"那六皇子后来如何了?"王德明不禁追问。

"皇子他..."小翠的眼中泛起泪光,"他为我求情不成,一病不起,没过多久就撒手人寰了。我在此修行,就是想积攒功德,来世能与他再续前缘。"

正说话间,寒风突然呼啸而起,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小翠脸色骤变:"不好,是茅山道士来了!郎君快躲起来。"

话音未落,就见一个披头散发的道士破门而入。那道士手持桃木剑,目露凶光:"妖孽,今日就是你的死期!"

小翠冷笑一声:"道长,三百年前你就这么说,可惜到现在都未能如愿。"

那道士狰狞一笑:"这次不同,我请来了真君法旨!"说着从怀中掏出一道金光闪闪的符咒。

小翠见状,脸色大变:"你竟敢偷盗真君法旨!"

"为了除掉你这个妖孽,就算下地狱也值了!"道士咆哮着念动咒语,顿时金光大作,符咒化作一道金蛇,向小翠缠绕而去。

小翠急忙祭出一颗夜明珠,化作一道青光与金蛇缠斗。两道光芒在殿内交织,发出刺耳的铮鸣。王德明躲在佛像后面,看得心惊胆战。他虽然害怕,但看到小翠危险,心中却莫名涌起一股勇气。

就在这时,王德明注意到道士全神贯注地操控法旨,后背完全暴露在外。他悄悄绕到道士身后,抄起地上的一块青砖,狠狠击向道士后脑。

"啊!"道士惨叫一声,倒地不起。那道法旨失去控制,顿时化作一缕金光消散。小翠眼疾手快地一把抓住最后一丝金光,将其撕得粉碎。


道士见法旨被毁,面如死灰:"你...你竟敢!"

小翠冷冷地说:"道长,你私自偷盗法旨,已是重罪。若让真君知道,你这道行怕是要废了。"

那道士浑身颤抖:"求仙子饶命,我以后再也不来找你麻烦了。"

小翠看了看王德明,又看了看道士:"也罢,看在这位郎君的份上,今日饶你一命。从此你我井水不犯河水。"

道士连连点头,跌跌撞撞地逃走了。

"仙子,这道士为何对你如此痛恨?"王德明不解地问。

小翠幽幽地说:"这道士曾是六皇子的侍卫,暗恋我多年。见我只钟情六皇子,就生出歹心,告发我是妖怪。这些年他一直想除掉我,大概是觉得愧对六皇子吧。"

夜色渐深,小翠取出一封信交给王德明:"这是给临安府尹的信,你明日去自会有人接待。今夜你就在这儿休息吧,我去去就回。"说完,她的身影便消失在夜色中。

王德明独自坐在大殿里,回想今晚发生的一切,恍如梦境。他看着案几上残存的点心,上面还沾着桂花的香气,才确信这一切都是真的。


第二天一早,王德明带着小翠的信来到临安府。没想到府尹见了这信,态度顿时恭敬起来。原来小翠这些年暗中帮助过不少落魄文人,在官场上结下了善缘。

就这样,王德明在临安府谋得了一个不错的职位。几年下来,他勤勤恳恳,深得府尹信任,官运亨通。每逢初一十五,他必定会去兰若寺看望小翠,带些点心瓜果。

小翠也常常指点他诗词歌赋,教他一些为官之道。两人相处日久,渐生情愫,但小翠始终与他保持着距离。每当王德明想表明心迹时,她总是微笑着转移话题。

又过了几年,王德明当上了知府。这一天,他又来到兰若寺,却发现庙里空空如也,只有一封信放在供桌上。

展开一看,是小翠的笔迹:

"德明贤弟:

三百年功德已满,我即将羽化登仙。此去天界,或许能与故人重逢。你我一场缘分,今生今世难忘。来世若有机缘,再续前缘。

临别赠君一物,望你好生保重。"

信中夹着一片桂花,还带着淡淡的香气。王德明拿着信,泪流满面。他将兰若寺修缮一新,在庙里供奉了一尊狐仙娘娘的金身,香火日盛。


岁月流转,王德明官至三品,善终正寝。临终前他对儿子说:"我这一生,能有今日成就,全靠狐仙娘娘提携。你们要好好保管兰若寺,莫要让香火断了。"

后人传说,但凡读书人来兰若寺上香,必定能心想事成。每到夜深人静,还能在兰若寺听到悠扬的琴声,那是小翠在天界思念人间时弹奏的曲子。

千年光阴,沧海桑田。如今的兰若寺早已重修得富丽堂皇,每日香火鼎盛。寺中的狐仙娘娘金身前,常年不断有人来祈福。

听说在某个月圆之夜,曾有游人在寺中遇到一个穿着翠绿长裙的女子。她坐在古琴旁,对着月亮轻轻弹奏,琴声中似乎诉说着一个千年前的凄美爱情。

而在寺外的梅林中,一只白狐偶尔会出现,静静地望着殿内的烛火,直到晨钟响起,才悄然隐入晨雾之中。

千年轮回,情缘未了。兰若寺的故事仍在继续,狐仙的传说代代相传。

(全文完)
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最新留言